壮侗语族是什么意思
1.又称"黔台语族"或"侗台语族"。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境内。国内的壮侗语族语言分三个语支: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在国外,属于这个语族的语言主要有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
分词解释
壮
拼音:zhuàng
部首:士
笔划:6
五笔:ufg
壮字组词
壮
(壯)
zhuàng
大,有力,强盛: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增加勇气和力量: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壮族。壮锦。壮歌。
笔画数:6;
部首:士;
笔顺编号:412121
侗
拼音:tǒng,tóng,dòng
部首:亻
笔划:8
五笔:wmgk
侗字组词
侗
dòng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侗剧。
〔侗胴〕形状。
诚实的样子。
侗
tóng
幼稚,无知。
侗
tǒng
同“统”③。
笔画数:8;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251251
语
拼音:yù,yǔ
部首:讠
笔划:9
五笔:ygkg
语字组词
语
(語)
yǔ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Punjabi
语
(語)
yù
告诉:不以语人。
Punjabi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51251
族
拼音:zú
部首:方
笔划:11
五笔:yttd
族字组词
族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笔画数:11;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31134
更多组词
资户
追踵
专祠
紫狐
字约
鬃晶
总览
主领
竹风
逐凉
壮健
烛灺
烛剪
訾食
烛之武退秦师
宗门
转贩
追忆
自知
拙见
撞木
主第
啄噪
铸镕
逐欢
拙率
三复白圭
散齐
缫丝机
三旌
三属
十体
身子
散寮
沙柑
拾人唾涕
授柄于人
深密
商问
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