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汤子是什么意思
1.一齐,统统。
分词解释
一
拼音:yī
部首:一
笔划:1
五笔:ggll
一字组词
一
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心~意。
◎ 全;满:~生。~地水。
◎ 相同:~样。颜色不~。
◎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 乃;竞:~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 或者:~胜~负。
◎ 初次:~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中译英: a ,an ,one
混
拼音:hún,hǔn
部首:氵
笔划:11
五笔:ijxx
混字组词
混
hùn
搀杂在一起:混杂。混和。混同。混淆。混为一谈。
乱,胡乱:混乱。混世魔王。
蒙,充:蒙混。混充。混进。鱼目混珠。
苟且度过:胡混。混事。
混
hún
同“浑”①②。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11535
汤
拼音:shāng,tàng,tāng
部首:氵
笔划:6
五笔:inrt
汤字组词
汤
(湯)
tāng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卬 )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姓。
汤
(湯)
shāng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湯)
笔画数:6;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33
子
拼音:zì,zǐ
部首:子
笔划:3
五笔:bbbb
子字组词
子
z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刵 )。棋子儿。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姓。
女父母
笔画数:3;
部首:子;
笔顺编号:521
更多组词
业识
一零儿
一片宫商
禋祼
一字一珠
濚洄
遗传
仪仪
一口气
萦结
野杖
逸迹
夜半客
阴阳脸
一表堂堂
衣丰食饱
一辔头
幽痾
引马
仪注
夜不成寐
音句
一介之才
一狠二狠
一旦
隐隐讽讽
一手遮天
絪氲
逸漏
一支半节
蚁附蝇集
妖伪
一辞莫赞
腰支
佯呆
阳察
祅鸟
扬风扢雅
音姿
以指挠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