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是什么意思

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夷狄。
分词解释
拼音:yí 部首:大 笔划:6 五笔:gxwi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diào)。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笔画数:6;
部首:大;
笔顺编号:151534


拼音:dí 部首:犭 笔划:7 五笔:qtoy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有力的麋鹿。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姓。

笔画数:7;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4334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