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是什么意思
1.[梵Veda]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分词解释
吠
拼音:fèi
部首:口
笔划:7
五笔:kdy
吠字组词
吠
fèi
狗叫:吠叫。狂吠。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笔画数:7;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344
陀
拼音:tuó
部首:阝
笔划:7
五笔:bpxn
陀字组词
陀
tuó
〔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山冈。
笔画数:7;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44535
更多组词
法势
妃偶
氛焰
飞走
坟园
番茹
感契
番鸭
感喟
翻脸不认人
飞辩
放牛
翻讨
发出
放大
放春
发村
乏趣
房捐
纷杂
法士
绋絻
钢崩
罚首
发奋蹈厉
宫树
贰情
宫娃
宫掖
耳环
范先
耏毛
儿童福利院
方来未艾
芳心
儿事
防限
儿话
非几
分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