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是什么意思

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分词解释
拼音:fú 部首:亻 笔划:6 五笔:wdy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隐藏:伏兵。埋伏。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姓。


笔画数: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344


拼音:lì 部首:木 笔划:8 五笔:sdln

(櫪)

马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古同“栎”,木名。

笔画数:8;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353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