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骑是什么意思
1.唐代宿卫兵名。玄宗时因宿卫京师的府兵大量逃亡,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用宰相张说的建议,以招募方式选京兆﹑蒲﹑同﹑岐﹑华等州府兵和白丁,每年宿卫两个月,免除出征﹑镇守负担,称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改称彍骑。天宝后,仅存虚名。《新唐书.兵志》:"盖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文献通考.兵三》:"高祖﹑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岁一番。命尚书左丞萧蒿与州吏共选之,明年更号曰'彍骑'。"后亦指骁勇慓悍﹑长于骑射之兵。
分词解释
彍
拼音:guō
部首:弓
笔划:17
彍字组词
彍
guō
拉满(弓弩):“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
扩大:“彍又滂仁,耿照充天。”
快捷:“驾尘彍风,与电争光。”。
笔画数:17;
部首:弓;
笔顺编号:51541312212512134
骑
拼音:qí
部首:马
笔划:11
五笔:cdsk
骑字组词
骑
(騎)
qí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兼跨两边:骑缝盖章。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坐骑。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ī):轻骑。铁骑。车骑。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ī):千骑。千乘万骑。
笔画数:11;
部首:马;
笔顺编号:55113412512
更多组词
盗人
旱烟
丹乌
灯事
旱桥
旱气
段善本
错错
规矩
错遌
归涂
犷恶
搭赸
达嚫
广员
琮琤
广略
粗石
黄楝树
东风浩荡
盗汗
姮娥
恒例
电影插曲
光杆
殚谋戮力
广厦
磋商
粗纱
归祭
丛猥
从属
鬼击
大造
冬令
晷度
黄汤
断臂燃身
的着
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