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纸是什么意思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分词解释
拼音:juān 部首:虫 笔划:23 五笔:uwlj

juān
除去,免除:蠲除。蠲免。
显示,昭明:“惠公蠲其大德”。
古同“涓”,清洁。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笔画数:23;
部首:虫;
笔顺编号:43134252212522135251214


拼音:zhǐ 部首:纟 笔划:7 五笔:xqan

(紙)
zhǐ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空文。

笔画数:7;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3515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