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是什么意思
李颀(?-约750) : 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分词解释
李
拼音:lǐ
部首:木
笔划:7
五笔:sbf
李字组词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21
颀
拼音:qí
部首:页
笔划:10
五笔:rdmy
颀字组词
颀
(頎)
qí
身子高:颀长。
笔画数:10;
部首:页;
笔顺编号:3312132534
更多组词
老格
吏人
利通直
礼币
礼多人不怪
料子
克尔白
克除
可望不可即
科甲
箜篌引
珂珬
困蹇
撂开手
乐未央
刻廉
克长
可谓
可怀
抗庄
擂击
渴望
刻心
狼吃幞头
乐熙熙
裸袖揎衣
敛影逃形
枯藤
哭眼抹泪
哭昭陵
空中
科醮
科目资格
壳族
克复
郎屋
乐业
利税
脸波
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