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是什么意思
刘伯承(1892-1986)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开县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16年在攻占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1930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历任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并参与指挥跃进大别山以及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著作编为《刘伯承军事文选》。
分词解释
刘
拼音:liú
部首:刂
笔划:6
五笔:yjh
刘字组词
刘
(劉)
liú
姓。
笔画数:6;
部首:刂;
笔顺编号:413422
伯
拼音:bó,bǎi,bà
部首:亻
笔划:7
五笔:wrg
伯字组词
伯
b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姓。
伯
bǎi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伯
bà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笔画数:7;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32511
承
拼音:chéng
部首:手
笔划:8
五笔:bdii
承字组词
承
chéng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
继续,接联: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
顺从,迎合: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姓。
启
笔画数:8;
部首:手;
笔顺编号:52111534
更多组词
僧祇粟
林池
十言
廉正
骚章
联类
拾余唾
流血漂杵
色弱
流名
沙枣
晾鹰台
扫边
辽天华表
私坐
炼形
沈漠
粝粢
山琛
隆指
烧栈
沴厉
身谋
连叠
山场
寮子
声咳
山肋
潸泫
少年子
双勾
骚士
散绮
丧灭
扫馘
侍赖
上界
商洽
脸小
僧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