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是什么意思
以民间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846年由英国学者托马斯提出。中国民俗学开始主要研究民谣,以后扩大到民间文艺以外的民俗研究,包括饮食服饰、住宅器具、岁时风俗、婚丧嫁娶、宗教礼仪等。
分词解释
民
拼音:mín
部首:氏
笔划:5
五笔:nav
民字组词
民
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同“苠”。
官
笔画数:5;
部首:氏;
笔顺编号:51515
俗
拼音:sú
部首:亻
笔划:9
五笔:wwwk
俗字组词
俗
s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雅僧
笔画数:9;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3434251
学
拼音:xué
部首:子
笔划:8
五笔:ipbf
学字组词
学
(學)
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教
笔画数:8;
部首:子;
笔顺编号:44345521
更多组词
忙乱
陵诳
岭南
灵菌
閵轹
麟趾褭蹏
烈景
疗渴
两畿
两辞
浏湸
奢僭
盛宴
识检
沈虑
临事制变
临江楼记
射师
涉案
晌午大错
妙颜
妙仪
妙着
遛马
时用
舍近谋远
上扬
尚字
尚书郎
曼头
楝花风
冽泉
埒类
林冠
林浪
奢奓
鳞鼠
绍兴市
陵掩
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