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是什么意思

1.植物名。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块茎,外紫黑色,内为棕红色,煮汁染丝绢为薯莨绸,也称拷绸。也可染棉﹑麻织物和鱼网﹑渔衣等,使利水耐用。
分词解释
拼音:shǔ 部首:艹 笔划:16 五笔:alfj

shǔ
〔薯莨〕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b.这种植物的果实。
〔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为圆柱形,可食。通称“山药”。
〔甘薯〕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块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b.这种植物的块根。均通称“红薯”、“白薯”;亦称“番薯”、“山芋”、“地瓜”、“红苕”。
〔马铃薯〕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可食;b.这种植物的块茎。均亦称“土豆儿”、“山药蛋”、“洋芋”。

笔画数:16;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22112132511


拼音:láng,làng,liáng 部首:艹 笔划:10 五笔:ayve

làng
〔莨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叶互生,长椭圆形。种子和根茎、叶均可入药。


liáng
〔薯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块茎含有胶质,可用来染棉、麻织品,如“莨莨绸”(亦称“香云纱”、“拷纱”)。

笔画数:1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511534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