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是什么意思
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
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分词解释
篆
拼音:zhuàn
部首:竹
笔划:15
五笔:txeu
篆字组词
篆
zhuàn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书写篆字:篆额。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笔画数:15;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
书
拼音:shū
部首:乛
笔划:4
五笔:nnhy
书字组词
书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笔画数:4;
部首:乛;
笔顺编号:5524
更多组词
擢干
擿罚
中谷
众胜
涿弋
支座
至驩
植业
执一
纸版
自省
中岁
重酪
柱质
纸镪
质鬻
制议
致福
自绳
智珠在握
镞矢
中上
皱纹
中国工程院
中匡
智量
掷卢
终归
族昆弟
政治指导员
忠附
自检
重赴琼林
重叠
炙手可热
朱厌
中官
质币
钟念
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