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是什么意思
1.亦作"龙旗"。
2.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
3.借指天子。
4.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
5.清代国旗。
分词解释
龙
拼音:lóng
部首:龙
笔划:5
五笔:dxv
龙字组词
龙
(龍)
lóng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中译英: dragon
旗
拼音:qí
部首:方
笔划:14
五笔:ytaw
旗字组词
旗
qí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é),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笔画数:14;
部首:方;
笔顺编号:41533112211134
更多组词
龙火衣
龙舫
咯嘣
六枝儿
闷沉沉
流滞
卢胡
讼缿
胧胧
讼疏
门行
速断
投契
速患
宿顾
算闲
苏菜
锁锁
岁旦酒
添答
缩窜
鶗鴃
弯子
轮舶
门宗
龙卧
龙骧豹变
泷泷
笼灯
遂事
孙词
梭胡
铫子
睃看
随俗雅化
送粥
弯蛾
送亲
买窝
面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