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是什么意思

又称“恒河猴”。哺乳纲,狭鼻组猴科。毛色大体为棕黄色。颜面和两耳裸露,幼时近白色,成年后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四肢几乎等长。以野果、野菜为食。有颊囊,可贮食。群栖山林,行动敏捷,善攀缘跳跃,也能泅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重要实验动物。
分词解释
拼音:mí 部首:犭 笔划:11 五笔:qtxi

(獼)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黄色,面部微红色,尾短,四肢都像人。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古亦称“母猴”、“沐猴”。
(獼)

笔画数:11;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51535234


拼音:hóu 部首:犭 笔划:12 五笔:qtwd
 

hóu 
 
◎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子。猿~。~戏。~头。~拳。~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 喻机灵的人:~儿精。
◎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汉英互译
◎ 猴
monkey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