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判断是什么意思
通常指包含“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判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是客观的模态判断,如,“共产主义的理想必然会实现”。表示人们对事实认识的确实性程度的,是主观的模态判断,如,“这可能是一本好书”。随着模态词范围的扩大,包含“应当”、“必须”、“允许”、“禁止”等词的判断也被称为模态判断。
分词解释
模
拼音:mó,mú
部首:木
笔划:14
五笔:sajd
模字组词
模
mó
法式,规范,标准:模范。模式。楷模。模型。模本。模压。
仿效:模仿(亦作“摹仿”)。模拟(亦作“摹拟”)。模写。
特指“模范”:劳模。英模。
模
mú
〔模样〕a.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b.表示约略的时间、怎么办;c.描摹。
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模子。模板。模具。
笔画数:1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2511134
态
拼音:tài
部首:心
笔划:8
五笔:dynu
态字组词
态
(態)
tài
形状,样:态度。状态。姿态。形态。神态。动态。静态。事态。情态。常态。变态。体态。生态。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笔画数:8;
部首:心;
笔顺编号:13444544
判
拼音:pàn
部首:刂
笔划:7
五笔:udjh
判字组词
判
pàn
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笔画数:7;
部首:刂;
笔顺编号:4311322
断
拼音:duàn
部首:斤
笔划:11
五笔:onrh
断字组词
断
(斷)
duàn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弉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续
笔画数:11;
部首:斤;
笔顺编号:43123453312
更多组词
筒中布
蒙杂
填词
暖翠
通穆
内馈
筒洒
曚曚亮
跅落
迷迷怔怔
统治
牧刍
贴律
猛壮
佻浮
萌庶
听治
棉衣
恬愉
万象
听荧
女市
彖传
每食甘寝
同气相求
没留没乱
通远
痌心疾首
闹款子
亭立
闷葫芦
天庥
牧业
为时过早
媒媪
条陈
透亮儿
哇塞
怒容满面
同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