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是什么意思

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法定时的一种。在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为充分利用日光,把时钟适当拨快;到秋季,再拨回。1908年由英国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国、奥地利、荷兰及丹麦等国相继采用。中国也曾采用过。
分词解释
拼音:xià 部首:夂 笔划:10 五笔:dhtu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笔画数:10;
部首:夂;
笔顺编号:1325111354


拼音:lǐng,lìng,líng 部首:人 笔划:5 五笔:wycu

lí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lǐng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lìng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 )令夕改。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使,使得:令人兴奋。
时节:时令。节令。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笔画数:5;
部首:人;
笔顺编号:34454


拼音:shí 部首:日 笔划:7 五笔:jfy

(時)
shí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diào)。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姓。

笔画数:7;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124


更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