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是什么意思

成语:对症下药

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简拼:dzxy 反义词:无的放矢 举措失当 近义词: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

解释:症:病症;下药:用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 定语 状语;含褒义

例子: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谜语:医生开处方

谒后语: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成语故事: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和《论语•先?M》) 

更多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