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

成语:言过其实

拼音:yán guò qí shí 简拼:ygqs 反义词:言必有信 恰如其分 名副其实 近义词:夸大其辞 夸夸其谈 名不副实

解释:言:语言;过:超过;实:实际。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定语;含贬义

例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1章:“他被梁大老汉~的话吓唬住了。”

谜语:夸口

成语故事:

 
    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讨论军计,诸葛亮很喜欢他,刘备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先生注意。” 

    六年后,诸葛亮出兵祁山,派马谡作了先锋。在街亭(今甘肃庄浪县东南)战役中,马谡被魏国打得大败,部队溃散。诸葛亮失去了依据地,只好撤军,最后不得不依军法斩了马谡,后悔忘了刘备的话。 

   “言过其实”指言词浮夸,超出他的实际能力。 

    (《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更多成语